阜新学校大全阜新大学大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鼎硕路
  • 电话:0418-3350234,6511234
  • 邮编:123100
  • 网站:www.lntu.edu.cn/
  • 附近站点:辽工大东区下
  • 公交路线:21路上行,21路下行
点击查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4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2000年,原阜新工业学校、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和辽宁省财政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共建学校。

历史沿革

矿院初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49年,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

1958年7月15日,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阜新煤矿学院,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煤矿学院。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矿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方兴未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78年,经国家煤炭工业部批准,阜新煤矿学院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为该校题写校名阜新矿业学院。

1983年,阜新矿业学院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

1984年,阜新矿业学院被国家煤炭部确定为东北电化教育中心。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业新闻》刊登文章《煤炭技术上的先驱与积极的国际交流》,向世界各国介绍阜新矿业学院。1987年3月25日,阜新矿业学院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码为ISSN-1662。

1988年3月19日,阜新矿业学院被团中央、全国学联命名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继往开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园文化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97年6月,该校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重大课题"岩巷锚喷支护技术的完善与提高"的子专题"新型锚杆研制"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财政部评定为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类奖。

1998年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

200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

2002年5月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葫芦岛接见了该校党委书记邢贵和,校长石金峰,副校长马壮,副校长聂忠义,饶有兴致地为该校题词,并为葫芦岛软件学院题写了院名。

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

2008年6月18日,潘一山同志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免去石金峰同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2008年9月20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篮球学院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具有本科学历的篮球学院正式成立。

2008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10月8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校友韩英、副部长校友张宝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校友王显政出席庆典大会并讲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校友付建华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读了发来的贺信;校友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北京市副市长校友丁向阳、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校友张喜武回母校参加建校60周年庆典。

201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潘一山教授主持“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10月21日,经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批准认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3月30日,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揭牌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主席俞昶兴决定把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主席办公室暨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中国代表处设在该校。

2011年5月6日,学校成为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倡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试点单位。

2012年8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字仪式在葫芦岛举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分别代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

2013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继仁教授主持的“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5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高校提升基础能力,该校入选该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名单。

2013年6月24日,省委决定:潘一山同志任校党委书记。

2014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潘一山教授主持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12月,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批复,同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牵头单位,协同重庆大学、神华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煤炭企业,组建“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设施环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园环境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学校建有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 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一万二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90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 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学术研究

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35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5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学校建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010年科技经费达1.55亿元,2012年科研经费3.55亿元。

学术交流

学校与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大同煤业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东软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实质性校企合作协议,与阜新、朝阳、营口、铁岭等市签订了市校共建合作协议。学校拥有国家安全培训一级资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一级培训资质和全国煤炭行业经营管理干部工商管理培训资质。在省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拥有董事会单位120家。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南非、越南、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39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西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越南矿业学院、越南广宁工业大学等大学共同开办了“1+4”、“3+1”、“3+2”、“2+2”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与美国劳伦斯科技大学签署"3+1+1"学生交换项目合作协议。

学校成功参加了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三次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组织奖”。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十二届大会、第三届现代采矿与安全国际学术会议、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第一届国际测绘与地球空间信息研讨会、第四届国际矿山安全学术研讨会等近百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国际知名度。

研究资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中心实验室、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开采与安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4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验室名称学院名称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名称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分类实验室名称学院名称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级中心实验室矿山通风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序号实验室分类实验室名称学院名称1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矿业学院2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学院3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测量工程重点实验室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4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5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6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实验室机械工程学院7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力学与工程学院8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矿业学院9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10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导航与位置信息服务实验室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11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机械工程学院12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13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与管理工程实验室工商管理学院14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矿山沉陷灾害防治实验室土木与交通学院15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16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实验室力学与工程学院17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矿业学院18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实验室矿业学院

研究院(所)名称矿山灾害治理研究院计算力学研究所时空分析与建模研究中心工程与环境研究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会计研究院爆破技术研究院水土保持生态研究院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矿物加工与利用设计研究院管理工程研究院冲击地压研究院职业安全与健康工程研究院耐磨,堆焊,材料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备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院化工研究院电气自动化研究院矿业技术研究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矿业节能减排研究院图像与信息处理研究院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

办学条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园环境截止至2013年4月,学校有116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6个),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特色,在矿区开采沉陷治理、煤炭自燃火灾防治、“三下”采煤、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地质动力区划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十五”末期,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拥有工、管、理、经、文、法、农、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可同时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统招专升本、留学生及成人生等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

硬件师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环境学校建有阜新老校区(即南校区)、阜新玉龙新校区(即北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4240亩,其中阜新校区占地1900亩、葫芦岛校区占地2340亩,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俄式欧式风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26亿元,二万七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纸质藏书234.41余万册,电子图书370万册,电子期刊8000多种,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校园建有无线网络,覆盖三个校园,广大师生员工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工作学习。

截止至2013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17名,其中双聘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辽宁省攀登学者5人,辽宁省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86人,教授209人、副教授507人,2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0名教师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60余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级学科带头人,26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3名教师被确定为千层次人选,31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如著名数学家汪培庄,牛津大学终身教授由衷,世界数据分析学创始人操龙兵,南非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夏小华,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乐桃文、万乐教授等。

专业设置

校园位置学院名称本科专业名称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汽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矿山机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物理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法学(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英语(科贸英语方向)阜新校区玉龙校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地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动画葫芦岛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矿山通风安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学院设置

研究生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阜新篮球学校(阜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育红路42号)

经济管理学院(北校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北校区)

矿业技术学院 (葫芦岛校区)

(说明:截止至2013年4月,除专业设置中18个学院外,还有以上学院,共计24个学院。学院后面没有括号的在校本部。)

即校本部,位于阜新市中华路47号,邮政编码:123000。

即北校区,位于阜新市玉龙路88号,邮政编码:123009。

北校区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占地550亩、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2010年)的新校区已屹立在玉龙新城,成为玉龙新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已成建制搬迁到北校区。

位于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邮政编码:125105。

校区北依首山,南临海天一色的渤海辽东湾。共设有8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院所,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已达12000余人。校区现有专任教师 55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9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6人。教学区主要由静远楼(A楼)、尔雅楼(B楼)和耘慧楼(软件楼)组成。

学科建设

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6个辽宁省示范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序号学科分类学科名称学院名称1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序号学科分类学科名称学院名称1辽宁省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矿业学院2辽宁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3辽宁省重点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4辽宁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矿业学院5辽宁省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与交通学院6辽宁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7辽宁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院8辽宁省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9辽宁省重点学科矿业工程矿业学院

序号

学科分类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国家一级特色学科资源勘查工程矿业学院2国家一级特色学科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3国家一级特色学科测绘工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4国家一级特色学科工程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5国家一级特色学科软件工程软件学院6国家一级特色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7国家二级特色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学院8国家二级特色学科土木工程土木与交通学院

序号学科分类学科名称学院名称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采矿工程矿业学院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4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矿业学院5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6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7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序号学科名称学院名称通过时间1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2012年2采矿工程矿业学院2009,2012年

序号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矿业工程矿业学院2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3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4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

10801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2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30819矿业工程矿业学院4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院5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院名称

1081901采矿工程矿业学院2080104工程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3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4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5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院6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学院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8081902矿物加工工程矿业学院9081920矿山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0081921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11081620矿山计算机应用与空间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2120120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工商管理学院13120121工程与项目管理工商管理学院14120122产业与资源配置管理工商管理学院15120123科技与教育管理工商管理学院16120124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学院17081401岩土工程土木与交通学院18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19081803地质工程矿业学院20080102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力学与工程学院21080103固体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22080104流体力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关于学科建设信息可阅读参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导航)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学科全国排名

省内参评机构排名

0801力学6727/402/60802机械工程6761/1026/13(并列1所高校)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6484/989/14(并列5所高校)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6339/463/6(并列3所高校)0808电气工程6341/412/2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6368/744/5(并列1所高校)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6472/838/16(并列8所高校)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477/1205/15(并列9所高校)0814土木工程6742/693/6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698/181/10819矿业工程7110/192/3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6478/849/13(并列3所高校)0835软件工程6474/1063/15(并列11所高校)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7211/221/5(并列1所高校)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6947/1024/16(并列1所高校)1202工商管理6589/1156/19(并列6所高校)

(说明:并列高校以安全科学与工程为例,省内共5所机构参评,“并列1所高校”指5所参评机构中,有1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与该校相同,剩下机构排名从3/5开始。详情内容参见: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和完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先后有8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该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该校获得“优秀”成绩。199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0年及2009年,学校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7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学团队名称学院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教学团队力学与工程学院示范中心名称学院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与工程学院序号示范中心名称学院名称1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采矿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业学院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4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与工程学院5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理学院6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序号名称共建高校1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3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序号名称共建高校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竞迈环保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机械设计大奖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奖赛等科技学术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每年都有10余项学生发明专利问世。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该校学生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在近几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上,有20余项作品获奖;在全国第五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该校学生获辽宁赛区冠军;在1999年辽宁省“凤祥杯”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上,学校代表队获得了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参赛队伍荣获国家二等奖,辽宁赛区一等奖;在“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东北赛区决赛,该校参加比赛的队伍均获得一等奖;该校两名学生曾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

杰出校友

科学界

徐惠彬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张春良

德国核工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马兴瑞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柳铁林煤炭工业部重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彦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书记,副院长王建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院长田会原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志全“神舟六号”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教育界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阳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柳贡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邢贵和沈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孙鹤旭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张星臣北京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时力华河北联合大学副校长孟上九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马云东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梁栋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李仲学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马念杰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宝生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宋华岭山东工商学院院长于广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院长张凤武黑龙江科技学院副院长杨根源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徐瑞龙上海民防所总工程师政界马兴瑞中央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丁向阳国务院副秘书长,原北京市副市长韩英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山西省委书记,团中央第一书记张宝明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胡富国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山西省委书记,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王显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纪委委员程安东原陕西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委员付建华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中央纪委委员张喜武中央候补委员,神华集团董事长侯纯禄黑龙江工会副主席赵明鹏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孙鸿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富国家安监总局规划科技司司长聂春玉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金柱陕西省副省长张国辉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张家渔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陈必成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党组书记曹元辽宁林业厅长王君江西省省委副书记张金旺太原市副市长张树森阜新,市副市长潘利国辽宁省副省长孙鸿志吉林省,松原市,市长工商界张喜武神华集团董事长,中央候补委员王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洪宇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韩有波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仲田神东天隆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建华沈阳,恒泰,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平山西大同煤业集团董事长陈必成阜矿集团原董事长王文义天津中隧,通风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延江中国,福马,林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化传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2000年,学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2005年,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精神文明办、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6年,学校的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学生标兵社团”,这是辽宁高校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该校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等荣誉称号。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12万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遍布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以10余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为代表的卓越管理人才,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掌门人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精英,广大毕业生中走出了四位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全国煤炭企业前7名中,有5个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是该校的毕业生,学校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以德养才、厚重人品的育人理念,塑造历代学子的“太阳石精神”。“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称颂,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绚丽的光彩;称颂它的坚韧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建校伊始,该校就植根于煤炭艰苦行业和偏僻落后的辽西地区,秉承煤炭人的献身、敬业与特别能战斗精神,融合辽西艰苦地区朴实、坚韧、刻苦、顽强的社会文化底蕴,经历史的积淀,铸就了辽宁工大人特有的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该校始终以“太阳石精神”为脊梁,弘扬勤勉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顽强刻苦、拼搏向上的学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将“太阳石精神”与现代意识、科学技术交融,形成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太阳石精神”不仅是全校教职工治学厉行的精神源泉,更是辽宁工大学子成才立业的宝贵财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校徽外形采用圆形的设计风格,中心图案在阜新矿业学院时期所流传下来。校徽的正下方为英文 “L.N TECHNICAL UNIVERSITY“。校徽正中形似”钻头“图案,其中黑色的色调与钻头图案相辅相成,体现了辽宁工大的地矿特色,寓意着朴实无华、不畏艰难险阻、勇于钻研的精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训是:"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就是告诫师生们轻视、鄙薄铅华俗气,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一步一个脚印,进入真才实学的境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歌——《永远为你创造辉煌》

招生录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学校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招生6709人,招生批次为省外A段、省内一批本科B段,招生类别包括高中起点、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

2012年,学校生源质量比往年进一步提升,本科招生总人数继续位于省内高校首位,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7%,外省录取分数全部在重点线以上,且全部为第一志愿录取,外省录取规模达40.68%。15个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在重点本科控制线上,2012年辽宁省重点线上的录取比例超过了35%(理科占50.04%、文科占33.66%),2013年辽宁省录取的考生在重点线上的达到50%。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